“你就是最棒的”,这种言过其实的呆板台词,所传递的虚伪和笨拙远大于赞美吗?

发布时间:
2023-11-19 23:20
阅读:
4

这个提问加了「儿童教育」的话题,所以这个回答主要不谈成年人的社交,而是谈一谈对小朋友的「赞美/表扬(praise)」和「鼓励(encouragement)」。

先来区分两组概念:第一组是:赞扬,表扬,赞美,夸奖,夸赞,称赞。第二组是,呈现,描述,鼓励。第一组概念(赞美和夸奖)的重点通常是行为的结果,并且绕不开表达者(成年人)的价值判断。而第二组概念(描述式的鼓励)的重点通常是行为的过程,并且关注行动者(小朋友)的意图多过关注表达者(成年人)。

举个具体的例子,一个小朋友很努力地做了二十道比较困难的数学题,并且全都做对了。

  • 赞美和夸奖(praise)可能是:
    • 你真聪明
    • 你很擅长数学
    • 你真是个好学生/好孩子
    • 你太棒了!
    • 你真厉害!
    • 我太佩服你了!
    • 我真喜欢你!
  • 描述式的鼓励(encouragement)则是:
    • 你那么努力地验算了那么多遍。
    • 你仔细地检查了自己最初算出来的结果。
    • 你做到一半的时候都要急哭了,可还是努力深呼吸坚持住了。
    • 你为了做这些题,刚才小朋友找你玩儿你都没有出去。
    • 你发现自己全都做对之后,笑得特别开心。
    • 你刚刚对答案的时候看起来还挺紧张的。
    • 你很在意自己能不能做对这些题目。

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理论指导游戏治疗师多发起描述式的鼓励,并且尽量避免赞美和夸奖

这个理论相信,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会接受到过多的来自外界的评价和要求,如果总是基于成年人的喜好给予小朋友赞美和夸奖(praise),会让小朋友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外界的评价。相反地,如果成年人能够更多地关注小朋友的意图,当小朋友实现自己的目标后或者为了目标而做出努力后给予小朋友描述式的鼓励(encouragement),这会增强小朋友的自我意识以及自主性,并且进一步加强小朋友面对困难时的韧性和耐心

生活中常见的赞美和夸奖(praise)可能包括:

  • 你真是个好孩子!
    • 小朋友可能会想,如果我没做到这么好,是不是就不被接纳了?
  • 你拿了A,可太棒了!
    • 小朋友可能会想,我的价值是不是就是我取得的成绩?
  • 干得漂亮!我为你感到骄傲。
    • 小朋友可能会想,如果我下次没成功,还会有人为我感到骄傲吗?

总结来说,描述式的鼓励(encouragement)应该是具体的,聚焦于小朋友行为的过程(而非结果),主要表达对小朋友的接纳(并且这种接纳是无条件的)。

「你就是最棒的」这样的说法,过于笼统,并且「棒」这个说法带有表达者的价值判断,缺乏对行为者意图的关注,不建议经常对小朋友使用。

而成年人之间的社交,就是另外的场合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