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研,学长学姐有什么对后来考研人的建议或者忠告?
昨天一个同学跟我说,她们专业83个人,70多个人考研,只有5个人过了国家线,这里还有很多学长学姐是二战,三战。老师会各种劝她们考研,而她很清楚的知道,对她们专业来说,去了不好的学校读研,后面找工作是个大问题,但不考,毕业后之后3000元/月的工资,让她非常痛苦。
听她讲完,心里特别难过,她和老师都是体制的受害者,每个人在其位置,只能做好眼下的事,改变体制很难,改变自己很容易。考不考研,不应该由老师来决定,而是由市场和个人职业发展来决定。
如何判断自己要不要考研,我觉得应该想清楚以下四个问题:
1、考研后的就业
本科出来,跟研究生出来,在职场差别有多大?值不值得付出三年宝贵时间?我的答案是,这要看你的未来从事的工作,看不看重学历。
比如:我大学的专业是地理教育,毕业后是要去初高中当地理老师,宿舍里两个同学考研,都考上了,一个考上了陕师大,一个考上了西北大学,毕业后他俩去初中做地理老师,非常吃香。老师这个岗位,确实比较在意学历,有个研究生身份,竞争力确实大了很多。
但像开头的这位女生,国际经济与贸易,她告诉我读完研究生,跟本科生找工作,没有什么差别,那这样的研究生读下来,确实就意义不大了。
所以,在决定是否要读研的这问题上,首先要明确的是:就业时研究生跟本科生,差别到底大不大,如果帮助大,就读,如果不大,就不要读。
- 如果你想去体制内,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央企,考个研究生就有必要;
- 如果你爱自由,想去奔腾的职场历练,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那其实本科学历就可以。
2、理性评估个人能力
在明确了就业前景之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性评估个人能力。
能不能考上?能考上个什么学校?
其实经历过高考的人,对自己的能力,都会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知,有些人就是英语不好,怎么补也补不上来,有些人就是很怕数学,看到数学题就脑壳疼,这些没法逾越的障碍,如果能攻克,早在高考的时候,就攻克了,如果没攻克,后面消耗再多力,不见得就一定能攻克,一个人的命运,既要靠自己的奋斗,也要考虑科学的规律。
当然,我想强调是,当我们毕业后,社会更多会以你的长板来衡量你的价值,一味的弥补短板,可能反而损失更多。
所以,理性的评估下自己的能力,在同学中专业课能考到多少名,同等水准的往届学长学姐,都考的怎么样,这些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3、真实意愿
我到底想不想考研?我愿不愿意花三年时间,去博一个研究生学位?
结合自身的情况,分析完第一点,第二点,你大概率会做出要不要考研的判断,但其实有很多头铁的同学,二战,三战,人定胜天的念头蛮强的。
这没有对错,都是选择。
如果你特别想考研,你就考,我相信,每一次都会比前一次好,这种人蛮好的,没有任何杂念,也许就能成,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只要自己不后悔,也是可以的。
但其实最痛苦的,莫过于后一种:明知道考研后就业并不会改善太多,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大概率考不上,游离在考与不考之间,或因为本科就业压力太大,或因为想研究生再趟三年,或因为周围的同学都在考,老师父母也在极力鼓吹......
跟开头那位女生一样,针对这类同学的顾虑,我们可以理性分析下:
a、本科就业VS研究生就业:
在明知道研究生学历在就业市场中,并不会改善很大的前提下,我会建议慎重考虑,你如果大概率考不上的话,考研准备复习占用的时间,会挤压掉你做很多其他事情,找实习,搞大创,参加社团活动,这些对你未来求职有巨大帮助作用的事情,可能都会被复习准备所占用,导致的结果就是,研没考上,工作没找着,可能会让你陷入崩溃的边缘。
损失的不仅仅是一次考研落榜的机会,是校招生求职的身份,是本可以签掉的三方协议,还有在社会毒打之前的充分准备,没有准备,会异常的疼。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这一篇回答里,也有详细的讲到:读研三年与工作三年的人有哪些差距?
b、研究生想再躺平三年
博士难毕业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你本身并不是学霸,摸线考上研究生,跟老师做项目,发论文求毕业,每天都会过得非常痛苦,导师也会看在眼里,你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内心真实的反应,热不热爱,努不努力,都写在脸上,如果遇到一些水平不太好的导师,对于彼此,都是灾难。
研究生其实一点不轻松,也不存在那种躺三年一说。
多跟学长学姐聊一聊,看看研究生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轻松地度过,能不能平躺,提前做好心里建设,平衡好利弊,再做决定。
c、正确处理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建议
在所有的考研理由中,“老师让考,爸妈让考,同学都在考,所以我也考。”这一条大概是我见过最多的。
大学之所以要把很多科目分的很细,就是要培养人最重要的能力:独立思考。关于一个问题,你自己的理解是什么?你做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要?
为什么不要?
而这些独立思考的选项里,唯独没有“老师让,爸妈让,同学都在考。”这个选项:
- 因为老师是老师,他们要完成让学生就业KPI,搞不定工作,就变相游说考研,老师们的方向,其实努力错了;
- 爸妈是出于好心,但每个人的认知都会限于自己的见识和成长的时代,没有责怪的意思,科学理性的分析爸妈的建议,是不是还适用当下社会,是否还适应现在的形势,下来可以把功课做足一点,跟爸妈坦诚沟通;
- 至于同学都在考,这点就算了,大多数同学,也都是看别人再考,所以自己考,真正最开始的三个问题,可能想都没想过,更没有任何参考性了。
所以,理性的看待身边最近的这三类人的建议。
拿一张纸,细致的梳理下他们建议,听少数人的建议,最后一定要自己做决定。
4、缓冲就业,多一次选择
很多同学会说大三大四才意识到要找工作,这才发现自己大学浪了三年,啥都没有,想着考上研究生后,再去找实习,好攒攒经验,研三再冲大厂。
前提是要能考上,参考上面写的一、二、三点。
如果你在大一大二看到这个回答,相信你知道了应该怎么做,现在就动手积累起来。
如果你大三,距离毕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个时间攒点社会实践,找实习做项目,都来得及。秋招还没开始,春招还有一年,提前把求职要补的东西尽快补一补,时间和机会,都还有很多,现在互联网很发达,你想要的知识,技能,都可以找得到。
如果你大四了,在犹豫中和徘徊中度过了这么久,不管是要不要继续考研,还是考失败了要不要二战,这两个选项都不好,错过太阳你在哭泣,那么你就有可能要错过月亮,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该来的总会来,长痛不如短痛,早来其实早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退一步,去找工作,直面艰难的人生,未来,其实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当然更重要的是,研究生的导师,会不会放你去实习,会不会给你延毕?也都是更棘手的考虑因素。
讲了这么多,相信看到这里,关于考不考研,你心里已经有了些答案。
对于这个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再怎么慎重都不为过,毕竟这是从学生到职场人的重要转变点。做对和做错,一上一下,差的不是1,而是2,有些人做对了选择,抓住机会,后面的路一片坦途,有些人没抓住,整个人的士气和心气,要好多年才能恢复。
但不管考不考研,除了在那些需要学历的事业单位外,在职场,大家对能力的看中,要远远大于学历,因为学历是死的,能力是活的。特别是在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机会,新项目和新挑战,保持一颗强烈的好奇心,铆足学习的动力,时刻做好接受挑战的准备,这种年轻人该有的风貌,才会让一个人,在职场走的更快,更高,更远。
猜你可能需要:
IT行业都有哪些职位,初学者(0基础,新人)该如何选择,才能够快速进入这个行业?
产品经理在早期如何快速学习?
产品经理需要懂技术吗?懂到什么程度?
产品经理的职责有哪些?到底该做什么?
产品经理如何进行竞品分析?
什么样的应届生值得招?
应届生有哪些渠道找工作?
应届生申请产品经理(助理)的岗位,该怎么写简历呢?
校招进 BAT 产品岗究竟多难?
应届毕业生如何准备秋季招聘?
产品经理的一天是怎样的?
你是如何转行的?转行容易吗?
哪三本书是产品经理必读书?为什么?
哪些工具能极大提升产品经理的工作效率?
快速转行做产品经理 · 记录一万名成功转行者,靠谱真实的面经分享
努力成长,希望配得上您在左下角点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