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发布时间:
2023-11-19 10:20
阅读:
5

我家老大,女孩,学习刻苦,成绩突出,性格随和,人缘很好,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这是最好的教育吗?我常常反思。

我觉得不是。

老大走的应试教育路线,也可以叫做精英路线。

我们在郑州上学。河南的教育困境和卷的程度,外省是想象不到的。六年级孩子刷中考数学卷,做高考模拟题,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于是,我们也跟着卷。

英语,女儿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我觉得太迟了,错过了外语学习关键期。我在孩子一年级时,就给她购买了人教版pep三年级起点的教材。是小学阶段所有的哦。一个星期,孩子学会了三上前三个单元。我很快认识到速度过快,效果未必好。于是,放慢了速度。整个小学阶段,我买了多个版本的教材和课外阅读书。

数学,课本上的东西我从来不教,她自己学,提前学,先自己看例题,然后做书上习题,然后同步练习册,最后做单元测,分数低于85,孩子会胆战心惊。因为我会发飙。学校考试,满分都得不到表扬,因为我觉得那是理所应当的。胆敢考到95分,我什么都不用说,孩子都能哭死。

语文呢,当然是大量阅读了。你知道吗,家有个超大书柜,到顶的,六扇门。里面除了小部分我跟老公的书,都是买给孩子的。从小学到高中,到人教版、部编版要求的所有课外阅读书籍,甚至书中提到的,包括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只要我觉得有帮助,通通买回家。人家买书是一本两本,多则数本。我呢,一买就是很多套,几十本。《红楼梦》有五个版本,《三国》更多,从插图版,漫画版,拼音版,缩写版到不同出版社的全本。有意思的是,孩子总是浅尝辄止,根本不能沉浸书中。更可气的是,很多书,外包塑封都没有拆开,一直摆在那里。巨大的书柜,造成了孩子巨大的压力,让她面对这些书时,常常不知所措。整个初中阶段语文成绩糟糕透了。

如果一直这样卷下去,就没有今天的回答了。

转机来了,跟疫情一起。

春节期间,我们被困老家,仅带了基本教材。孩子反而踏实了,反复研读教材,居然进步很大。

再是,我怀孕了。四十岁怀孕,精力体力大不如前,放松了对老大的管束。我发现她开始有自己的规划和目标了。我很欣慰,逐渐放手。

2021年,课外辅导全面受创,我也被迫停业。

直到现在,二宝将近三岁了,一直有我带着。

我对老二的扶养和教育方式,完全不同。

两个孩子相差十几岁,我的心境变了,心智成熟了,对于老二,我从容很多。

老大从一开始就被ji着长大,老二是自由自在随性而为。

老大小时候,我严格按照育儿书上所教,每一步严格执行——该会爬了,我就教习她爬行;该认识颜色了,满屋满眼色彩斑斓……穿衣服买衣服,辅食添加各色玩具,习惯养成,一丝不拉下。

老二呢,中年得子按理说更受宠,实际上,我给她买衣服都是舒服就行,不必大牌。什么语言班早教课都省了,全部我来。

老大小时候,吃饭撒了,我立马上纲上线。所以,老大到现在做事规规矩矩,有礼有节,却缺乏创新。

老二呢,一岁多时,趁我不注意自己冲奶粉,打开自来水龙头往奶桶里直灌,差点水漫厨房。我的反应是,很高兴,孩子动手能力不错!不吵不骂,边收拾残局边唱歌。

反思对老大十几年的教育,和独自扶养二宝三年来的心得,我重新认识到,好的教育应该有以下几点:

1.给孩子足够的宽容度和试错机会。

中小学阶段不要太敏感,每科都能90,坚持到高考,总分就是675,清华北大了有木有?

至于生活上,睁只眼闭只眼,别挑剔。作为家长,我们也强不哪去。再说,向善之心,人人都有。

2.健全的人格。自信,自立,勇敢,坚毅,乐观,激励,善于合作。

尤其是合作。现在学校全是竞争和排名,而工作需要的是合作。尤其好胜心强,成绩拔尖的孩子,他们只关注输赢。将来势必受挫。

3.健康的身心。

心理健康更重要。

如果孩子体质差,带ta锻炼吧。不要锻炼的时间都没有。

4.明确的人生规划。

最迟初中,就应该开始思考人生职业选择和规划了,而不是高考分数出来才去想,我要读哪个城市哪个专业。更不是毕业了才后悔专业不好。

5.良好的人际关系。

6.拿的出手的业余爱好。

7.发呆的习惯。

最后一条,着重说说。

现代脑科学已经证实,人在发呆时,大脑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在规划未来,所以,我们应允许甚至鼓励孩子发呆。至少不是一直学,一直紧绷。

一道综合大题,费劲半天没有解出来,没关系,休息一会儿,重新开始,或许就解出来了。实验已经验证,放松心情后重做一件事情,思路往往是全新的,行得通的。

发呆后,常常有奇思妙想。

不信?试试看。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一千个人能有一万种答案。

我先说说,什么是糟糕的教育:最糟糕的教育是只看重分数和排名。为了提分,刷题,熬夜,补课,别的什么都不管不顾。不做家族,很少社交,对学习之外的事情漠不关心。就连体育锻炼都认为浪费时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