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上班毫无激情,每天只能靠惯性去工作,又不敢辞职,该怎么办?
我不想讲什么鸡汤,说说自己的经历,如何从一个打工人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前两天也刷到一个抖音,一个02年出生的本科生,是学新媒体专业的,毕业之后去了杭州电商最集中的地方找工作,做助播控场的工作,本以为有好的发展,结果工资3500,他的师傅高中没毕业,而且这个师父是03年的,工资比他高好几倍,当时这个小哥就蚌埠住了,觉得自己这么多年上学的努力终究抵不过比他小一岁高中未毕业的直播师父。
我们大学老师之前跟我们开玩笑讲,大部分人上学的尽头是销售,只有小部分人有技术傍身,在一个领域潜心钻研,能搞出来结果,出来就业能拿到好的薪酬。目前我已经毕业很多年了,回味起来自己的经历和看到的经历,好像是这样的。
现在市面上不缺的就是销售,之前我在某头部教育大厂工作的时候每天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做面试官,来面试的人都是做K12短期班课程的销售,面试起步的门槛都是本科生,各个专业的都有,另外也不乏有一些国外留学回来的,在大部分人眼里国外留学回来的应该很牛逼,但是在我们眼里,没什么牛不牛逼的,不会因为你留过学就高看你一眼,没能力一样给你刷掉。
后来我也是经历了双减政策的裁员,拿了N+1,因为之前在教育行业做的确实很好,成绩比较突出。也想着再往这个方向发展,当时也很是自命不凡,觉得以我的能力和经验,去哪里都值钱,也进了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履历看起来给人眼前一亮,但出来之后发现并不好找工作,也可能是自己眼光太高,没有合适的。当时大部分我们教育出去的伙伴都被平安银行搞贷款的给拉走了,哈哈。
中间我也很迷茫,因为当你无法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说舒适区找到价值时,这个时候的人会焦虑,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进过大厂以后,尤其是你还爬到了一定的高位上在去看外面的小公司,真的会有差距,会有落差,感觉到处都是问题,到处都是问号 最多的就是怎么能这样呢?还可以这样操作?啊?WTF?你们都是这样做事的?哈哈哈哈,真的有点搞
没办法,这就是我之前的经历,当时买了房子,也有房贷,一个月7000多的房贷,在那个当下来看,我没有其他想法或选择之前,必须要找个班上,经历了双减之后,我明确的知道,我接下来的工作只是在帮我过渡而已,没有什么铁饭碗,也没有永远不倒的公司,我不能再这样被动了。
在我看来,普通人跨阶层或者上升的通道只有两种,第一种是真的有很牛的技术或者技能傍身,靠硬本事吃饭的。第二种一定是靠你的人脉和圈层,学会破圈。
我是后一种,也深有感触,也是靠这个我才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不同的圈子,信息差是不一样的,真正赚钱的人,食物链顶端的这些人,赚大钱都靠信息差。
中间我做了一份to B的工作,积累了很多人脉资源,认识了很多有钱的大哥和老板,后面是因为有了双减的教训之后我毅然决然的出来创业。
因为我们不可能给别人干一辈子的,我现在还年轻97年的哈,不想等我三四十岁无一技之长或强硬的技术傍身的时候,在市场上不值钱没人要,那个时候家里人生不起病,小孩上不了好的学校,老婆买不了好看的衣服包包,各种贷款,节衣缩食过得很拮据,家里各种矛盾,我不想要这样,人会被这种琐碎打败和磨灭的。
所以我想在年轻的时候尽可能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和认识的大佬们,给自己和自己未来的家庭拼一份保障,在我的三四十岁的时候,不因为钱而发愁,也不多了,最起码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我的创业不是做实体,因为疫情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做之前我是考察好的,前面也有大哥带,一开始做的就是复制别人的互联网项目,能够快速产值的。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有更好的赚钱项目自然是往高处走,中间我们也换了很多项目,这些年一直在互联网网创项目这个圈子里,不碰实体产业,当然我们在换项目的时候一定是有基本盘的,也就是有一个赚钱的项目能养活公司和员工。
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们带来一些思考,想想自己到底要什么,路要怎么走。
目前我们在做的是一个快手店群的项目和跨境电商的项目,因为产值太稳定了,一个人管理十个店铺,单人单月的产值纯利润在3万左右,利润率在35%-40%,跨境电商这个利润在60%左右吧。团队也不大,就二十几个人。
我简单展示下数据:
之前你们所了解的挂机游戏啥的乱七八糟的项目我们都做过,这个东西劝你们慎重入坑,因为很多吹牛逼说能赚多少,大部分都是不赚钱的,赚也赚的不多,有的游戏不收费,赚你卡密和脚本的费用,游戏本身不赚钱,对普通人来讲投入不小,要有场地或者人盯着,很麻烦,这里面的水很深。
最后祝愿所有人这不如意的过去通通消散,让好运加持在你的身上,2024给自己一个好的起步准备。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