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说“辩证法”是错误的?

发布时间:
2023-11-19 02:40
阅读:
3

因为中国人对辩证法的理解是错的。

辩证法指出事物的存在自身具有矛盾性,但是这个认识的前提是事物自身具有同一性。

中国人在接受西方哲学的时候压根就跳过了认识同一性的这个阶段。这就像学物理还没学牛顿就学爱因斯坦,最后只能理解高速运动的物理,不能理解相对静态的物理。

没有同一为前提的矛盾,就是说,只承认事物的分裂性。但国人虽然在理性上不愿意认识事物的同一性,可毕竟情感上还总是要求事物的统一性。注意我这里用了“同”和“统”两个不同的字,这样的区分是为了表示,在国人认知里的统一和逻辑学上的同一还是有点区别的。统一性要求的是事物自身的不分裂,而不是事物自身存在的单纯性。国人不在乎一个事物自身是不是单纯的,但它首先应当是统一的,即使是拼凑起来的统一也无所谓。因为彻底的二元又代表着更坏的东西。

然而我前面说了,我们缺乏对同一性的认识,所以我们的辩证法承认事物的分裂性,可是我们情感上又要求事物的统一性。又分裂又统一,这样的一个矛盾的表述,我们认为它也是合于辩证法的,毕竟辩证法就是“矛盾的哲学”

这样的认识的缺乏最终导致,在我们的课堂上和生活中,言所必称的辩证法,其实是一种对事物的对立的两种孤立看法的拼凑,是一种前言不搭后语的旧形而上学。(但是他们认为这种内部不一致是优于一切形而上学的,因此国人还总是有底气看不起形而上学。)

举个例子直观的看一下这种辩证法是什么样的东西

案例①马克思的辩证法:

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有更多有产者变成无产者,最终无产者推翻了资本主义,因而资本主义否定了自身。

案例②(当代)中国人的辩证法:

因为资本主义是坏的,但是它又有点好;社会主义是好的,但是又有点不好。所以我们把它俩合起来,就好了。

案例①中的资本主义,是一个有关社会制度的概念,当然这个概念基于事实。这个事实首先是同一的,即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不会是别的什么主义。但是这个主义自己瓦解自己,它和它自己矛盾。这个矛盾不是别人带给它的,而是只要它存在,它的性质就暗含了对自己的否定。这否定和任何人,任何阶级的立场都没有关系。

案例②中有两个社会制度的概念,是两个主义。主义a不是主义b,主义b也不是主义a。虽然根据马克思本人的想法,这个主义b就是主义a自己否定自己之后的结果,因此它二者有联系。主义a是主义b的历史,是它的过去,a把自己否定掉以后,成为了b的一些因素。但是在国人眼里,a和b首先被并立起来,成为失去历史性的同一性的两个个体,可这并不代表它俩不能互相是对方:它们两个是一对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它们俩各自又有矛盾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就是“好”和“不好”。“好”和“不好”是对做出判断的主体而言的。现在主体知道自己要“好”,不要“不好”,所以它想了个办法,它把上一级矛盾双方的“不好”去掉,把二者的“好”统一起来,他觉得这样就是辩证法,就是又有分裂又有统一。

这样的认知就相当于,有个单位领导对小王说:小王啊,你在工作中的表现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优点是你工作认真细致,处处较真,不出差错;缺点是效率不够高,见效慢。你应该辩证看到两方面问题,然后改掉不好的,保留好的,争取工作又快又完善。

这种话只要稍加思考就能见出其荒谬:小王之所以工作见效慢就是因为他工作细致,之所以工作细致就是因为他慢,小王的所谓“优”“缺”点在他自身是同一的,它不可能既快又好。如果他要改掉这个“缺点”,那优点就会同时被否定,这样他就不复是具备“工作细致”这个优点的小王。如果他绝对意义上的能既快又好,那这就是说小王身上没有自否定的一面,那么这就不是辩证法。

如果小王在现实中果真能做到工作细致的同时又快,那这种改变一定不是在原有工作条件下的克服缺点,而是使用全新的工作方法,借助先进的工作工具,实现了系统升级。这不是凭人主观要求改进就能做到的,而是历史的飞跃。

中国这种单位领导太多了

注:我不是说历史上任何时代中国人对辩证法的理解都这么蠢,这只是一个局部历史阶段发生在个别群体身上的现象。

我见过有人觉得案例②中这种思维才是正确的,对此我不反驳。因为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精神的产物。

辩证法是一种革命的哲学,一旦它要拿来给什么期望永恒的东西解释合法性,就会变成这样一门胡搅蛮缠的粉刷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