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博士学位那一刻是什么感觉?

发布时间:
2023-11-18 20:35
阅读:
3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你说怪不怪,好像就是觉得晚上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我现在回想起答辩通过的时候,真的没有太深刻的记忆了,反倒是前几天准备答辩时的焦虑和痛苦,刻骨铭心。当然,这可能跟我博士毕业的路径稍微有点曲折有关。如果只关心问题本身,不想听故事的朋友,看到这里就够了

————————————————分割线—————————————————————

下面我讲讲当年的故事:

我们研究所博士毕业的规定,是需要先提交博士论文,通过之后再开始排期答辩。而我提交博士论文的时间刚好是在年底,再过几周就是圣诞节的大假了,所以不可能在年底前安排我答辩。但很尴尬的是,我的签证刚好在年底到期(整4年),而当时我已经决定要回国工作,所以也没有找在外面博后的职位。这就意味着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搞定大老板,再给我续几个月合同,挺到我答辩完再回国。要么,我就需要在一个月内,把我租的房子,办的银行卡,电话卡,保险等,全部注销掉,直接回国,之后再回德国一趟来答辩。很明显,对我来说,第一种选择是最轻松的,然而现实往往总是反着来的。

是的,最终我的理由没有说服导师给我延合同(毕竟合同一延,工资我不要都是不行的),加上德国的手续处理效率极低(注销一个电话卡需要1个月,医院的账单不能现场付钱,要等医院给你寄账单,然而我都3个月还没收到,想付钱付不了,这你敢信?)。所以最终我是冒着变成黑户的风险狼狈回的国(我现在去德国就医,估计要先付一大笔滞纳金)。

回国后,被我高中同学“骗”去他们公司了,过了个春节后就无缝衔接开始上班了.....这一下就给后面答辩埋了伏笔了。因为我人不在德国,答辩的时间只能通过邮件沟通,效率就很低,加上工作之后,每天的工作应酬瞬间填满,导致最终我的答辩敲定在了半年后,而那个时候的我,基本上对博士项目的很多细节已经有点记不清了。就这样,我带着有点惶恐的心态,飞回了生活了4年的城市Jena

压力大会失眠,这种体验我很少感知,但这一个星期,我几乎每天都失眠,因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答辩PPT,在到德国第三天跟小老板模拟练习的时候,我发现就是一坨大便..... 小老板和同事给我提了一大堆建议,甚至我觉得是要重做PPT,然后这一刻离我正式答辩的时间只剩下3天不到了

终于,在这三天,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的情况下,我终于在答辩当天的凌晨3点,能够卡点完整的讲完我的Presentation了,直到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人的状态一下就有底气了。

最终,整个答辩过程,说实话我完全没有一丝的紧张,跟预想的可能讲话要结巴完全不一样。尤其是在做完汇报之后的教授提问环节,第一个教授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有没有去他哪儿做博后的打算,我就知道今天这答辩成了。

好了,故事就讲到此,我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这一趟有很多相熟的朋友都没有来得及好好聚一聚,但还是和队友们打了一场球,不然真的会是万分遗憾了。一样的箱子来,一样的箱子走,只不过这次,箱子里多了一顶黑色的帽子了。

其实如今的工作状态,跟当时想的还是有很大的出入,但好在大体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初心吧。留学这一趟,收获颇多,愿与君共勉之。

END